【黄华新】略论语义蕴含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implicature implication的区别 【黄华新】略论语义蕴含

【黄华新】略论语义蕴含

2024-01-20 09:4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【黄华新】略论语义蕴含

语义蕴含是逻辑的蕴涵理论应用于现代语言学所产生的结果,它的作用在于分析自然语句的语义及其相互关系。语义蕴含、隐涵和蕴涵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。语义蕴涵更多地依据义素分析,它属于语义学;隐涵的分析主要依赖于语境和合作原则,因而属于语用学;蕴涵作为逻辑概念,主要是指实质蕴涵,它仅仅反映命题之间形式上的真假关系。

语义蕴含是语言逻辑的一个重要概念。把握语义蕴含的特征,进而理解语义蕴含与隐涵、蕴涵的区别,对于人们的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都会有所裨益。

一个句子的语义蕴涵,就是不依赖于语境都可以从句子本身推导出来的那些命题。只要这个句子本身是真实的,这些语义蕴含命题必定真实。例如:

S[,0]:林玉昆是武生泰斗

由S[,0]可以必然地推出:

S[,1]:林玉昆是演员。

S[,2]:林玉昆是演武生的。

S[,3]:有人是武生泰斗。

等等。在这些推理中,S[,0]语义蕴含S[,1]—S[,3]; 也可以反过来说,S[,1]—S[,3]为S[,0]所语义蕴含。S[,1]—S[,3]都是S[,0]的语义蕴含命题。任何一个句子都可以有一组由语义蕴含命题组成的集合,可以记为:

附图

这个集合中的每一命题都是这个语句的语义组成部分,所以这种蕴含关系称为语义蕴含。

语义蕴含命题的真值条件为:

S真则S'真;S假则S'真假不定;

S'假则S假。

为什么从一个语句可以必然地推出一系列的语义蕴含命题呢?我们可以通过义素分析法找到答案。义素分析法告诉我们,一个词项是一个义素的集合,不同的词项是不同的义素集合。以S[,0]推出S[,1]为例,“演员”和“武生泰斗”是不同的词项,它们的义素集合分别是:

附图

两者相比,前一集合比后一集合少两个义素:“扮武生”和“为人崇仰”,其余相同。当我们从“林玉昆是武生泰斗”推出“林玉昆是演员”时,结论所断定的并未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,具体地说,结论的主词未变,谓词也没有增加新的义素,所以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必然性。

再看上述S[,0]推出S[,3]的例子。其中的谓词相同,前提S[,0] 中的主词“林玉昆”是一个专名,它也有一个义素集合:

林玉昆:

附图

结论S[,3]中的主词“人”无疑也是一个义素集合, 但是它所具有的义素都为“林玉昆”所具有,而“林玉昆”所具有的义素,“人”并非一定都具有。因此可以正确地由“林玉昆是武生泰斗”直接推出“有人是武生泰斗”。这也就是谓词逻辑所说的“存在引入规则(

附图

I )”(注:周礼全主编:《逻辑——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论》,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,第102页。),一个从个别到存在的推理。

一个义项一般都处在一定的义场之中,并且在义场中显现其语义的特征。由于义场往往带有民族性,义项中所含的义素有时也带有民族特点。所以基于义素分析的语义蕴含也不免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,呈现出某种民族特征。例如:

S:他的哥哥结婚了。

语义蕴含:

S':他的近亲属结婚了。

在汉语中,根据语义蕴含理论,由S可以推出S', 并且其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。因为汉族把同胞关系看得极为亲近,它与直系亲属一起构成近亲属。兄弟姐妹在家庭关系中的位置,仅次于直系亲属而比所有其他亲属更近,被看作除夫妻外平辈中关系最密切的人。以至在现代汉语里,最亲近的平辈或平级关系都可以用兄弟姐妹形容,如“兄弟党”、“兄弟国家”、“兄弟单位”、“姊妹城市”、“弟兄们”、“哥儿们”、“小姐妹们”等,英语与汉语不同,“brother”、“sister ”同“uncle”、“aunt”等一样列为旁系亲属,没有“近亲属” 这一义项。赛纳加语则不分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,当然更没有什么近亲属。所以,在英语和赛纳加语中,不可能根据语义蕴含理论而由“他的哥哥结婚了”推出“他的近亲属结婚了”。这里起作用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义素分析法。因为汉语中的“哥哥”与英语中的“brother ”(兄弟)包含着不同的义素:

附图

同样,在现代汉语中,我们运用语义蕴含理论,可以很自然地由“陈经理的爱人是位医生”推出“陈经理的丈夫是位医生”或“陈经理的妻子是位医生”,然而在英语或其他一些语言中并非都是这样。这是因为在现代汉语中,“爱人”这个义项有“丈夫或妻子”的义素,而在英语或其他一些语言中,则未必都如此。

语义蕴含是逻辑的蕴涵理论应用于现代语言学所产生的结果,它的作用在于分析自然语句的语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。乔姆斯基的两名弟子史密斯(Smith,N.)和威尔逊(Wilson,D. )指出:“蕴涵命题和蕴涵概念本身的研究,在哲学上和逻辑上已臻完善。如果语言学家能够接受这个公认的理论,他们在语义学中的一大部分工作已由别人替他们完成,实际上只需要他们编写一些规则,把自然语言的句子与其各组语义蕴涵命题联系起来。”(注:尼尔·史密斯、达埃德尔·威尔逊:《现代语言学——乔姆斯基革命的结果》,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版,第164页。)可见,语义蕴含是逻辑蕴涵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应用。

语义蕴含理论表明了我们每说出一句话,都使自己默然承诺了许多命题的真实性。如果一个句子的意义恰好是它的一组蕴含命题,那么说话人肯定一句话,同时又否定其中的一个命题,就会自相矛盾。不仅如此,语义蕴含理论还能够更准确地说明一些基本的语义术语和语义关系。例如哪些句子是矛盾的,哪些句子是同义反复或者是分析性的,哪些句子是歧义的,等等。

首先,一个句子是矛盾的,当且仅当一个句子具有互相矛盾的语义蕴含命题。例如:

S[,0]:老王虽然写过几篇小说,但搞文艺创作还是第一次。

蕴含:

S[,1]:老王以前搞过文艺创作。

又蕴含:

S[,2]:老王以前没有搞过文艺创作。

而S[,1]和S[,2]是相矛盾的,所以S[,0]本身是矛盾句。

中国古代《墨经》所反驳过的“言尽悖”这一语句也是矛盾句。因为若断定“言尽悖”〔

附图

xF(x)〕,根据同一律, 则必断定“言尽悖”;而“言尽悖”本身也是“言”,因而就得承认“言尽悖”亦悖,即并非“言尽悖”,等于说,有言不悖〔

附图

〕。显然,“言尽悖”和“有言不悖”是互相矛盾的。(注:参见拙文《论假、无效与谬误》,《哲学研究》(纪念金岳霖百年诞辰专辑,1995年)第141页。)

其次,如果一个句子的否定句是矛盾式,或者说是自相矛盾的,则它本身就是分析性的,或者说是同义反复。例如:

S:那位彪形大汉是男子。它的否定句是:

附图

:那位彪形大汉不是男子。

附图

语义蕴含:

S[,1]:那个人是男子。

又语义蕴含:

S[,2]:那个人不是男子。

由于S[,1]和S[,2]是相矛盾的,

附图

为矛盾句,因此S 本身就是分析性的。

再次,两个句子是同义的,当且仅当,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一组语义蕴含命题;或者说,当且仅当它们两者相互语义蕴含,即其中一个为真,则另一个必真。例如:

S[,1]:陆九渊和王阳明是同时代人。

S[,2]:王阳明和陆九渊是同时代人。

在任何时候,都不可能S[,1]真而S[,2]假,或者S[,1]假而S[,2]真,它们两者相互语义蕴含,因而是同义句。

最后,如果一个句子跟自己的否定式联结起来,而不产生矛盾句,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歧义句。例如:

S[,1]:我市在举办新年画展。

把S[,1]跟自己的否定联结起来,得到:

S[,2]:我市在举办新年画展,但不是举办新年画的展览。

显然,S[,2]并非矛盾句,因此S[,1]为歧义句。

语义蕴含、隐涵和蕴涵是三个不同的概念。语义蕴含为“entail”,逻辑学界有人译为“衍推”;语言学界一般译为“蕴含”。“隐涵”英文原文是“implicature”;而“蕴涵”则为“implication”。它们在逻辑上的区别是明显的。

首先,语义蕴含不同于隐涵。一个句子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两组不同的命题,一组是不依赖于语境推出的命题,即语义蕴含;另一组是依赖于语境和“合作原则”推导出来的命题,称为隐涵,亦称语用含义(注:A·P·马蒂尼奇编:《语言哲学》,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,第301 页。)。例如:

A:老张的儿子很聪明。

B:这棵小树长得多好!

B似乎与A说的不相干,不能从中推出什么结论来,然而A 从这两句话的联系上却可以推出相应的结论。如果A认为B的话是同自己的话相关联的,并且赞成自己的观点,那么A可以从中推出:

S:老张的儿子会长大成材的。

它是B的隐涵命题而不是B的语义蕴含命题;也可以说, 是B的话隐涵S而不是语义蕴含S。因为S是根据合作原则从B的前一句话A的联系中,亦即从B的语境中推导出来的。 一句话在一种语境中传达的命题而在另一语境中就不存在;在语境中的每句话,可以影射某些命题,而在实际上并不蕴含它们。虽然语义蕴含命题和隐涵命题都是句子意义的组成部分,但前者属于语义学,而后者则属于语用学,两者是不相同的。

其次,语义蕴含也不同于蕴涵。语义蕴含是指一个语句和它的蕴含命题之间存在语义上的联系,语句中每一个语义蕴含命题都是这个语句所表达的意义中的一部分,它们的总和同语用隐涵命题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,表达了这个语句的全部意义。而蕴涵则不同。蕴涵通常指实质蕴涵,尽管人们在具体应用这种蕴涵于各种推理时,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应用于有意义联系之处,但它本身却是一些命题逻辑公式,不反映自然语句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,它仅仅反映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。因此语义上可以推出的蕴含命题在实质蕴涵中却未必推得出来,反之也是如此。例如:

S[,1]:逻辑是思维科学。

S[,2]:数理逻辑是科学。

S[,1]语义蕴含S[,2],但S[,1]却不蕴涵S[,2]。因为在命题逻辑里,它们只能记为:

p→q

它不是一个有效推理式。同样,在谓词逻辑里,它们也只能记为:

附图

它也不是一个普遍有效式。反之,

p∧q→q∧p

在命题逻辑中称为合取交换律,是一个永真蕴涵式。但在语义上,

S[,3]:他俩结婚了,并且有了孩子。

却不能推出:

S[,4]:他俩有了孩子,并且结婚了。

也就是说,S[,3]并不语义蕴含S[,4]。

实质蕴涵仅仅反映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,由于限制最少,包容性最强,因而有许多“实质蕴涵怪论”(又称“蕴涵悖论”)(注:宋文坚主编:《逻辑学》,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,第56页。)。例如:

p→(q→p)(如果p真,则任何q可蕴涵p)

附图

(如果p假, 则p可蕴涵任何q)等等。如果把它们应用于自然语言上,则可明显地发现它们的“怪论”性质。例如:

S[,1]:我活着。

S[,1]为真,它蕴涵:

S[,2]:如果我死了那么我活着。

这叫“真命题为任何命题所蕴涵”(p→(q→p)), 无疑这是语义蕴含所不能接受的。又如

S[,3]:地球是有翅膀的。

蕴涵:

S[,4]:如果地球没有翅膀,那么我们都去广州过年。

这叫“假命题蕴涵任何命题”(

附图

), 显然也是语义蕴含所无法接受的。

由此可见,虽然语义蕴涵与实质蕴涵有着一定的联系,但前者的根据是语义规则,并致力于意义的推导,后者的根据是语形规则,并着眼于形式的推演,因此,两者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(黄华新,男,1959年生,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、副院长。)

(原载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00年02期。录入编辑:乾乾)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